今年百元级别的头戴式耳机,出现了多款爆品,配置都相当能打。头戴式耳机哪款音质更好?QCY H3耳机降噪效果如何?QCY H3和漫步者MT6买哪个好?白菜哦baicaio.com小编选取了四款热门单品,分别为QCY H3、品存ANC-05L、iKF KING S、漫步者MT6,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横评,帮助大家做个参考。
上面这个是四款产品的对比数据图。
一、外观对比
1、QCY H3
QCY H3耳机虽然外包装是四款中最小的,但质感却相当出色。打开包装后,可以看到里面有QCY H3耳机、3.5mm音频线、Type-C充电线以及说明书。
天幕蓝色带有些许炫酷气息,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略带黑色,而在明亮的光线下则稍微带有紫蓝色调。耳机外观采用了磨砂质感,手感非常不错。
耳罩和头梁部分采用高级仿蛋白皮质材料,触感细腻。内部填充了慢回弹记忆海绵,按压起来非常柔软舒适。耳罩内侧有明显的L/R标识,方便区分左右耳。
它的耳罩厚度是四款耳机中最大的,约为5.5厘米,整体线条较为圆润,做工非常出色。
耳机的操控按钮和接口都位于右侧耳罩上,包括多功能按键、音量+/-键、3.5毫米音频接口、Type-C接口和ANC(主动降噪)按键。通过3.5毫米音频线可以切换到有线模式使用,而Type-C接口可以用于充电,支持长达60小时的续航时间。
头梁伸缩部分还有一个细节设计,提供了10个档位刻度,方便平衡左右两侧的耳罩,对于像我这样有强迫症的人来说非常友好。
2、品存ANC-05L
品存ANC-05L耳机我选择的迷踪灰色款,包装内除了耳机外,还包含一根3.5毫米音频线、一条Type-C充电线以及说明书。有趣的是,在包装中还放入了一张Hi-Res金标认证介绍。
实物稍显暗淡,低调的设计风格,耳罩外侧印有picun品牌名称。整体设计非常简约。
耳罩外壳采用通体磨砂质感,内置了40毫米动圈驱动器。
耳罩的尺寸约为10*8厘米,在内侧和头梁部分采用了蛋白皮材质。与QCY H3的高级仿蛋白皮不同,手感较为粗糙并略带硬度。
右侧耳罩上设有3.5毫米音频线插口,可以切换到有线模式使用。左侧耳罩则设置了开关机按键、音量+/-按键、ANC按键以及一个Type-C充电接口。充满电大约需要3小时,而在满电状态下,可以支持长达100小时的续航时间。
头梁伸缩部分与QCY H3一样设置了刻度,方便调节耳罩的平衡。
3、iKF KING S
iKF KING S耳机我选择的云岩白色款,包装内提供了iKF KING S耳机、Type-C充电线、3.5毫米耳机音频线、蓝牙耳机转接线和说明书。配件是四款中最丰富的。
云岩白配色稍微带有一些粉黄色调。耳罩外壳采用了独特的凹陷设计,并在中间突出了一个珠光圆片,显得相当抢眼。
耳罩内侧印有明显的L/R标志,以区分左右耳。耳罩采用与品存ANC-05L相同的蛋白皮材质,但填充的海绵较少,导致耳罩感觉有些松垮。
iKF KING S将所有按钮和接口都放置在左耳罩上,但开孔设计相对较多,看起来密集,损失了一些美感。按钮和接口包括音量+/-键、开关机键、3.5毫米音频线插口、麦克风接口、指示灯、Type-C充电接口和ANC按键。
耳机内置了500mAh电池,充满电大约需要2小时,并支持高达70小时的长续航时间。
4、漫步者MT6
漫步者MT6是2023年新款,我选择了云岩白色。包装内提供了漫步者MT6耳机、Type-C充电接口和说明书。
耳机采用撞色设计,头梁和耳罩内侧为暗褐色,其他部分为米白色,整体外观还算不错。
关于耳罩材质,官方详情图只提到了记忆海绵,但通过触摸感受,有点类似品存ANC-05L所采用的蛋白皮材质。
右侧耳罩上配置了3.5mm音频线接口,可以转为有线模式。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QCY H3在材料选择和细节设计方面表现出色,高级仿蛋白皮耳罩相比其他三款更加精致柔软。
这四款耳机都提供了折叠设计,便于携带收纳。但在折叠过程中,我发现漫步者MT6无法固定,而QCY H3、iKF KING S和品存ANC-05L的折叠结构都可以通过卡扣进行固定。
通过折叠卡扣的位置,还可以观察到整体的做工细节。其中,QCY H3和品存ANC-05L进行了一些打磨处理,不会显得过于锐利,而iKF KING S和漫步者MT6则略显粗糙,有些锐利感。综合考虑,QCY H3在这四款耳机中的做工和用料是最出色的,而其他三款各有优劣,QCY H3>漫步者MT6=iKF KING S=品存ANC-05L。
二、佩戴体验对比
在佩戴四款耳机并进行多首音乐试听后,得出以下结论:
QCY H3整体包裹性最好,在舒适度方面表现出色,佩戴时头部感觉不受压迫。
iKF KING S佩戴时会有明显的头部挤压感,但耳朵不会感到受压。
品存ANC-05L佩戴时头部会略感挤压,耳罩夹紧程度较高,长时间佩戴可能会稍感不适。
漫步者MT6的佩戴体验与QCY H3类似,但耳罩材质没有QCY H3那种柔软舒适的感觉。
这一环节,QCY H3>漫步者MT6=iKF KING S=品存ANC-05L。
三、降噪体验对比
在本次测评中,四款耳机都具备主动降噪功能。我进行了简单的降噪测试,打开家中的电视、音响和风扇,模拟嘈杂的环境声音,并佩戴耳机进行音乐播放。以下是它们的表现:
QCY H3的降噪参数在四款耳机中最好,具有43dB的降噪深度。它采用了前后双馈麦克风技术,其中前馈麦克风可以捕捉外部环境中的噪音并产生反向声波以抵消噪音,而后馈麦克风则从耳道内侧检测是否有额外的噪音并进行抑制消除。这种双馈结合带来了更出色的降噪体验。在实际测试中,QCY H3能够将环境音降至非常低的水平,例如旁边的风扇声几乎听不到,除非仔细去听。终于明白QCY所推崇的"深夜降噪"效果如何了。
同时,QCY H3是四款耳机中唯一具备双模态耳道自适应功能的耳机。在开启ANC模式时,只需双击ANC按键即可启用耳道自适应模式,该模式包括自适应降噪和自适应音频补偿功能。它在强大的降噪效果下,能够确保音质的稳定,为用户带来静谧的体验,使人更加沉浸于音乐之中。此外,在语音通话时,它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噪音的干扰。
iKF KING S的降噪深度为38dB。通常来说,降噪深度越大,降噪效果就越好。佩戴iKF KING S后,即使将降噪设置调至重度,仍然可以听到风扇声。虽然降噪效果还算不错,但与QCY H3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品存ANC-05L的降噪深度为40dB。在实际体验中,其表现与iKF KING S相近,对于环境中的音乐声和风扇噪音仍无法很好地隔绝。
漫步者MT6耳机厂家未提供相关参数。该耳机内置了抗风噪模式,可以有效消除风扇产生的噪音,但在切换到舒适降噪模式时,仍会受到风噪的影响,降噪效果与品存ANC-05L和iKF KING S相近,但不及QCY H3。
在实际测试中,QCY H3的"深夜降噪"功能确实令人惊艳,降噪效果最佳。而其他三款耳机则表现非常接近,在消除环境声方面略逊于QCY H3。这一环节,QCY H3>漫步者MT6=iKF KING S=品存ANC-05L。
四、音质对比
音质是耳机的核心体验,就这四款耳机而言,QCY H3和品存ANC-05L获得了小金标Hi-Res AUDIO认证,而其他两款则没有。那么,缺乏小金标认证是否会对音质产生差异呢?通过轮流测试多首包括低频、中频和高频等类型的音乐,我得出以下结论:
QCY H3内置了40mm复合镀钛振膜,并获得了Hi-Res小金标认证。在试听过程中,我的第一印象是其人声表现具有磁性,细节展现出色。低频表现下沉到位,营造出丰富的空间感。高频部分没有尖锐刺耳的情况,但明亮度稍欠。虽然它还未达到顶级效果,但在这个价位下,表现相当不错。总体而言,它的三频表现都可圈可点,特别是人声部分表现出色。
iKF KING S内置了40mm动圈,但缺乏小金标认证。在试听中,最明显的感受是低频表现不够下沉,声音似乎带有一些弹性。
品存ANC-05L在低频方面表现不错,低频下沉到位,各个鼓声清晰可辨。中频表现平均水平,高频部分则在多个乐器同时演奏时稍显模糊。
漫步者MT6内置了40mm符合镀钛振膜。在高频部分的表现上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当多种声音同时出现时,会给人一种稍微模糊的感觉。然而,在人声和流行音乐方面的表现还不错,只是低频部分仍然存在下沉不足。
这一环节,QCY H3>品存ANC-05L>IKF KING S=漫步者MT6。
五、游戏体验对比
在手机游戏体验方面,四款耳机都拥有低延迟或游戏模式,体感没有明显的延迟,音效与操作同步。然而,在通话降噪方面,这几款耳机存在较大差别:
QCY H3采用了三麦通话降噪技术,并搭配思必驰VDCNN智能降噪算法。该算法具备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对声音进行分辨和杂音降噪的特点,能够还原清晰的人声。
iKF KING S和品存ANC-05L都采用双麦ENC通话降噪技术,在表现上相近,个人感觉略逊于QCY H3的三麦降噪技术,仍然会听到一些背景音。值得注意的是,iKF KING S支持插入麦克风,这是一个额外的增强装备,可以进一步提升性能,但包装中未附带麦克风。
MT6采用双麦AI降噪技术,在漫步者的技术支持下表现不错,与iKF KING S和品存ANC-05L之间听不出太大差异。
这一环节,QCY H3=IKF KING S>漫步者MT6=品存ANC-05L。
六、App体验对比
在本次测试的四款耳机中,品存官方没有提供App支持,而其他三款都配备了相应的App,体验如下:
QCY提供了同名的App,在耳机开启时会弹出一个耳机弹框,非常有趣。设备页面包括状态、声音和设置页面。状态页面显示了电池电量信息,而声音页面提供多种可选音效,甚至还有音效市场可供下载。此外,用户可以在该界面上调整降噪的应用场景,如通勤或嘈杂环境。
设置界面功能丰富,用户可以调整耳机上的按键设置、定时关机、个性化弹窗以及查找耳机等实用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定义设置,非常便捷。
iKF King S使用的App名为"iKF",连接到App后可以进入设备界面。在该界面上,除了能够查看电池电量和开启ANC模式外,还提供了丰富的设置选项。
耳机操控界面提供了多种设置,如寻找耳机、开启游戏模式和调节音量等功能。
设备底部还有私人闹钟、耳机返听和电子说明书功能。私人闹钟可以设置铃声、重复次数和备注信息,非常适合午休时使用。耳机返听功能需要与iKF的麦克风配合使用。
音效界面提供了均衡器,用户可以自定义音效,也可以使用官方提供的预设音效。
iKF App还提供了白噪音播放功能,包括雨天、溪流等纯音乐白噪音选项,具有一定创意。此外,App还支持自定义弹窗功能。不过奇怪的是,在iPhone上可能存在一些兼容性问题,每次弹窗都非常快速地闪过,很难看清,也无法进行截图。
漫步者MT6采用的App名为"Edifier Connect"。进入App后,可以看到耳机设备界面,功能相对简洁,提供了三个页面。第一个页面用于查看电量和设置降噪模式,第二个页面可切换音效,而第三个页面则是用于开启游戏模式。
通过页面右上角的设置图标,用户可以进入更多设置界面,在这里可以进行操控设置、调节耳机提示音量以及设置定时关机等功能。
除了以上设置,App内还有独立的音乐界面,提供了多种类型的音乐可供播放。
综合体验来看,这三款设备的App各具特色,具有一定的可玩性。QCY的App拥有更多的自定义功能,尤其是按键功能可以自定义,非常实用。iKF的App功能全面,白噪音功能也非常实用。漫步者的设备界面简洁,但音乐界面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类型选择。这一环节,iKF KING S>QCY H3=漫步者MT6>品存ANC-05L。
七、一机双连体验对比
四款耳机都支持双连接功能,可以成功连接到电脑和手机,但在设备切换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QCY H3和品存ANC-05L在测试中显示出相似的体验。不论是哪一端后手点击播放,切换过程非常快速。例如,如果当前正在电脑上播放音乐,当我想要在手机上观看视频时,只需点击手机端的播放按钮,电脑端的音乐会自动暂停,并且切换到手机端。两者之间的切换几乎没有明显的差距。
然而,iKF KING S的体验略微奇特。当电脑正在播放时,如果稍后在手机上点击播放,它不会立即切换,而是需要先停止电脑端的播放,然后才能打开手机端的播放。此外,在切换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延迟。但是,当电脑端后手播放时,可以顺利切换到手机端。
漫步者MT6则需要先停止当前设备的播放,然后再在另一设备上点击播放,才能进行切换。同时,切换过程中也伴随着一定的延迟。
在一机双连方面,QCY H3和品存ANC-05L提供了较好且较人性化的体验,便于快速切换,QCY H3=品存ANC-05L>iKF KING S>漫步者MT6。
八、总结
经过以上多种场景的体验对比,总结得出了四款耳机的得分情况,结果如下图:
iKF King S和漫步者MT6的外观颜值都很不错,但是细节做工不够精细。音质方面缺少小金标认证,体验也比其他两款要差,高频较糊,低频下潜不够。
品存ANC-05L性价比高,实物颜色较暗,性能表现中规中矩,缺乏亮点。
QCY H3的评分是四款耳机中最高的,做工及质感都很不错,佩戴舒适,40mm复合镀钛振膜及小金标认证带来了不错的音质表现,性能发挥稳定,称得上是性价比超高的水桶机型。
管理评论